(原标题:相对论·大国季报|“保市场主体”就是最大的“保就业”)
经济学家问:三月份有很多变量,会为二季度经济数据带来怎样的挑战?
卡车司机问:希望能给民生物资一条“绿色通道”,物流怎么保通畅?
高校毕业生问:“金三银四”求职季,就业门槛怎么过?
4月1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22年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19日,央视新闻《相对论·大国季报》连线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和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共论答问。
△【完整视频】相对论·大国季报|“保市场主体”就是最大的“保就业”
“关于中国经济一季报,三位最关心的数字是什么?”
GDP同比增速,是大家的共同答案。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认为,一季度同比增长4.8%,增速高于去年四季度0.8个百分点,“非常不容易”。
陈文玲也表示,这是“稳中有进”的表现,“开局稳”,来之不易。但她也向付凌晖提问,三月以来的诸多变量,在其中有多少体现,又会为二季度经济带来怎样的挑战?
付凌晖坦言,三月以来,国际形势变化较大,国内疫情冲击明显加大,经济运行面临压力,但要看到,1、2月主要指标都保持较快回升,“其中有经济恢复内在的趋势变化,也有宏观政策发力适当靠前的影响”。
他给出三组数字——全国固定资产投资1-2月同比增长12.2%;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保持较快增长,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更为亮眼;一季度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0.7%——“过去两年的疫情应对中,我们都能有效阻断疫情传播,减少对经济运行的影响,从未来发展看,对中国经济有信心。”
陈文玲补充说,当下,中国面临输入性通胀、疫情、输入性产业链供应链断链风险,叠加人为断链和俄乌冲突,外部环境比去年恶化,加大了中国经济爬坡过坎的难度。不过,她也强调,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我们能看到中国的抗压能力,中国的韧性、弹性和空间。完成全年5.5%的GDP增速目标有难度,但只要有充分准备,处理得当,全年经济走势可能会是前低后高,实现我们的总体目标。”
除了GDP,管涛还重点提及一季度第一产业增加值6.0%的同比增速,“是增速最快的产业,背后反映的是中国农业生产形势平稳,粮食价格稳定有保障”。他指出,考虑到最近外部形势变化,大宗商品特别是能源和粮食价格上涨,中国粮食生产稳定,对国内物价稳定、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
水晶知识分享网 http://www.jscrysta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