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81影院免费看大片 https://www.8981.xyz
这两天,“一月入6W的家庭,走向破产”的事儿,在社交平台上闹得沸沸扬扬。
我看了眼,在当前这种大环境下,这样的事例还是挺有代表性的,
所以今天打算跟你们来唠唠。
01这件事是这样的
这个事件的主人公——深圳的一名程序员,
2012年刚毕业就顺利地进入了某大厂搬砖,拿着8000块的月薪;
勤劳肯干,工资也水涨船高,3年时间就攒下了100多万的首付,靠自己在龙岗买了个小两房。这时候月供还不到工资的三分之一,没啥压力。
然后又贷款买了辆车。
有房有车,工作也小有成就,人生大事自然而然也跟着提上了议程。
2015年年底,结了婚,老婆在一家小公司做财务。因为工资不高,婚后索性就辞职做起了全职太太,安心备孕。
后面孩子出生,专门请了个阿姨帮忙做饭、搞卫生,一家人小日子过得有滋有润。
2017年,结婚两年,
深圳房价迎来了一波暴涨,加上老婆又怀了二胎,
夫妻俩合计着,把龙岗的小两房给卖了的话,能挣个200多万。在公司附近的南山区上车个四房不成问题,手头还能剩点余钱。
新买的这套房子,总价在1600多万,每个月房贷要还6万多。
而当时,他的工资也已经快6万一个月了。
说来也是魔幻,
到了2020年年初,也就是疫情刚爆发不久的时候,深圳的房价又大涨了一波。3年时间,1600万买的房子,眼瞅着要翻倍。
给这哥们整飘了,想再倒腾一套房子出来。
于是各种借款,什么网贷、企业贷,各种门路齐上线,凑钱在西丽买了套1000多万的房子。
加上原来那套房子的贷款,他每个月仅房贷就要还10万多。
虽然压力大,
但他们夫妻俩潜意识里觉得——
这都是只是暂时的,房价会涨的,工资也会涨的。
谁曾想,到了2021年,房价开始暴跌。
本来现金流就有些扛不住了,这一下心态也崩了。
新买的房子被高位套牢,之前的那套房子呢,挂了几个月也没卖掉。
借钱给他买房的人,也都跑来催款,没要到钱的,甚至直接发起了法院诉讼。
而,被列入裁员名单,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02断供已经不是小概率事件了
不知道你们发现没有,这两年断供已经不再是罕见的小概率事件。
就拿法拍房的数量来说,
2019年,才50万套;2020年,133万套;2021年,160多万套;截止2022年3月,已经达到175万套,再创历史新高。
而且这里面不乏“和这个深圳小哥一样的”高薪家庭,
他们绝大多数都一个模型——
高薪老公+2套房贷+老婆不上班+二胎
我身边就有不少这样的家庭组合,
男的80、85后,赶上了一波互联网的红利,要么在大厂拿着高薪和大把的股票期权,要么自己出来创业赚了不少钱。
有车有房,也有了家庭。
基本上当男方的收入、职级达到一定水平之后,都会默认女方退守家庭,全职备孕养娃,2个娃算是起步水平。
娃有了,学区房也得安排起来,就这样背上了二套房贷...
前段时间在朋友圈疯传的“疫情下的北京失业中年”,也是如此这般情况。
年轻时一念之间去了北京闯荡,
阴差阳错下,从零开始干起了程序员这行,一路顺风顺水爬到了大厂的管理岗。
由于收入不错,老婆干脆不上班了,又生了一胎。家里有余钱,就又买了一套小得不太能住的学区房,想着将来孩子在北京上学的事儿。储蓄花光了,房贷也冲到了3万多。
本以为只要不混到靠后的15%,就这么待着也挺好。
结果毫无征兆,整个团队都被裁了。
再出去找工作,人家要么觉得他干了这么多年领导,编码能力堪忧;要么觉得他年纪大,又有孩子,没法保持工作强度...
总之到最后,他想去的公司都在裁员;不愿意去的,还对他挑三拣四。
03时代的一粒沙,落到个人头上都是一座山
眼下,这种情况还是谨慎点好。
1)出现严重还款压力的时候,降价把房子卖掉,也比断供了强。
还拿深圳这个小哥来说,
1600万买的房子,房价最高的时候接近翻倍3200万,现在肯定没有这个价格了。但就算跌到2800万左右,只要他愿意大降价以2400~2500万左右的价格卖掉,肯定还是能出手的。
用这笔钱,把后买的这套房产的债务给还了,还能剩个几百万。
顶着大厂的光环再找份工作不难,即便工资比原来低点也可以呀。这也已经比大多数北漂、深漂着的人幸运了。
2)如果房子已经被严重套牢,房价大幅低于入手价格。比如在高位买入燕郊房产的那批人。
实在不舍得卖掉,其实也可以想想办法,看能不能租给长租公寓。
如果能顺利租给长租公寓的话,可以一次性拿到好几年的房租,好歹也能应个急、缓口气。
3)另外,还可以申请延长房贷期限。
不过这只适用于贷款年限不超过30年、遭遇重大疾病或工作或家庭发生重大变故等原因引起经济困难,从而影响贷款偿还能力的借款人。
在能提供相应证明的情况下,
到当地的银行网点,带上相关材料(《购房抵押借款合同》原件、所购住房《房地产权利证明》原件),等待银行受理。
银行审核通过后,通常会被要求签订一份《变更协议》公证以及增补保险手续。
有一点要注意:
虽然办理延长期限后,每个月要还的钱是少了,但贷款期限变长,也意味着要还的利息更多了。而且这种办法只能用一次。
此外,
近日“中行、建行、工行、农行、交行、邮储银行”等6家银行,在大家的呼声下推出了「房贷延期、不影响征信」的还款方案。
针对以下四类人群可以申请房贷延期:
1,因感染新冠住院治疗或隔离人员
2,疫情防控需要隔离观察人员
3,参加疫情防控工作人员
4,受疫情影响暂时失去收入来源的人员
有需要的可以咨询下当地贷款银行的银行经理,
但大家期望也别太高了,至少目前我还没有看到有谁申请成功了的。
总而言之,
在当前环境动荡,经济起伏的大背景下,
盲目乐观、杠杆拉满的后果,终将是一地鸡毛。
高薪家庭破产,
说白了,是资产合理配置意识的不足。把大半身价都押注在了第三象限——高风险高收益的股票、房产里。
根据标准普尔家庭资产象限图,
资产的合理配置可以分为四个象限:
第一象限:要花的钱,占比10%;类型:3~6个月生活费;特点:短期消费;
第二象限:保命的钱,占比20%;类型:社保等各类保险;特点:专款专用;
第三象限:生钱的钱,占比30%;类型:股票、房产等;特点:高风险伴随高收益;
第四象限:保本增值的钱,占比20%;类型:固定收益类债券、互联网金融理财等;特点:低风险、稳定收益、保本增值。
表面光鲜的背后,是极其虚弱的抗风险能力。
一有点风吹草动,就面临着全面崩盘。
增强抗风险能力、完善好资产的配置手段与路径,是我们普通人在当下,力所能及的事情。
我认识一个搞金融的朋友,
他把70%的的钱,都放进了安全稳健的第四象限(比如大额存单、债券、年金/增额终身寿险等),然后用利息来进行第三象限的投资理财(股票、基金、数字货币等),理财获得的收益,再存回第四象限的账户里。
也算是特殊时期,对标准普尔家庭资产投资比例的一个适用性调整,
不断滚大安全资产的这颗雪球。
用他的话来说就是——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守住钱袋子,留存好“子弹”,等待市场回归的那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