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56电影网免费在线看最热电视剧 https://www.3164.xyz
北京冬奥会期间,中俄双方发表联合声明,将两国关系推到了一个“上不封顶”的新高度。然而不久之后,俄罗斯针对乌克兰的“特别军事行动”,让刚刚“升级”的中俄关系经受了一次前所未有的考验。
可以说,这场战争,表面是俄乌冲突,核心是美俄博弈,本质则是东西方冷战的余音和延续,以及全球权力版图的一次重新洗牌。
那么,这场发生在乌克兰,却波及了整个欧洲的局部战争会对中俄关系造成哪些影响,中国又该如何应对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还是先审视一下这次战争截止目前的进程,以及俄罗斯所面临的处境。
正在进行中的俄乌战争是俄罗斯对美国及北约步步东扩而采取的一次以攻代守的“预防性军事行动”,同时也是西方与俄罗斯争夺各自“势力范围”的必然结果。
俄罗斯原本计划凭借其祖传的大纵深突破战术一鼓作气拿下基辅,直接逼迫乌克兰签订城下之盟。然而战争的进程却大大出乎世人意料,更远超俄方想象。
由于俄罗斯在战略与战术层面犯下了一系列错误,导致其战前制定的让乌克兰“去军事化”,“去纳粹化”等目标至今尚未实现,乌克兰人民箪食壶浆迎接俄军进城的景象也未能上演。
事实上,当俄军围困基辅的兵力全线回撤以后,这场战争的主动权就已经易手。即便俄军之后在乌东地区有所斩获,也很难对整个战局进行根本性的扭转。
随着“布恰”事件的持续发酵,双方的妥协空间正变得越来越小,而美西方对乌方的支持力度正逐渐增大。
不难想象,俄军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将面临战力、士气均得到提升的乌军的顽强抵抗,俄军再想重新掌控全局,并于5月9日俄罗斯胜利日阅兵以前通过谈判实现停火,似乎已变得越发困难。
因此,如何在达到有限目标后,尽早体面地结束这场战争,避免深陷泥潭而蒙受更大的损失,是当下俄罗斯方面应该仔细斟酌的问题。
俄乌战争之后,美西方或许能感受到俄罗斯为捍卫国家安全而展现出的彪悍,但同时也看清了俄罗斯善于虚张声势,外强中干的真实面目。
可以肯定的是,这场战争无论以何种结局结束,俄罗斯的国际形象必将一落千丈,甚至其大国地位都有可能岌岌可危。
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的这场军事行动把整个西方世界几乎都得罪了个遍。
考虑到美西方在世界舆论场上所具有的压倒性优势,接下去对普京和俄罗斯的污名化攻击必将是铺天盖地,而俄罗斯陷入全面政治孤立和严重经济衰退也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
虽然俄罗斯也在竭力利用天然气等资源进行反制,甚至对外宣称要让那些“不友好国家”用卢布进行天然气交易的结算。
但在博弈中明显处于下风的俄罗斯还是很“善解人意”地拿出了用黄金或美元、欧元兑换卢布间接购买天然气的方案,给彼此留了一丝余地。
尽管俄罗斯是世界天然气第二大生产国和第一大储量国,但在全球乃至欧洲范围内能提供天然气的国家还有很多,欧洲也并不是少了俄罗斯的天然气就过不下去,只不过成本会高一些,运输起来会不太方便。
而俄罗斯逼迫一些国家用卢布结算,反而会促使欧洲国家加快“去俄罗斯化”以及寻求替代能源的进程。
目前,俄罗斯的能源收入占到了GDP的40%以上,如果失去了这笔收入,对于目前的俄罗斯来说无疑将是一个重大的打击。
俄乌战争,固然诱因在美国与北约,但俄罗斯似乎也有反应过激与处置不当之嫌。俄罗斯今天所面临的诸多领土纠纷其实是过去数百年急速扩张,消化不良的结果。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依然在沿用苏联式的强硬手段处理周边纷争,其结果便是与周边邻国的积怨越来越深,双方的不安全感也与日俱增。
对于中国而言,俄罗斯选择使用武力解决国际争端,至少在方式上有悖于《中俄联合声明》中的相关承诺,同时也给中国出了一道极大的难题。
中国从维护中俄关系大局出发,已尽其所能地在外交上采取了较为柔软的立场。在世界各国的众目睽睽之下,摆在中国面前的选项其实并不是很多。
如果中国此时选择坚定站在俄罗斯一方,不仅意味着岌岌可危的中美关系将彻底决裂,也会因为俄罗斯目前的“负面”形象而受到牵连。
同样,如果此时选择完全站在美方一侧,中俄关系也将彻底土崩瓦解。
而且,即便中国选择了与俄罗斯进行切割,美国也不一定会投桃报李,反而会因为中国自断手臂而更加咄咄逼人。
如此一来,中国唯一的选择或许只有在美俄之间保持中立。不过,这种中立的态度也需要某些积极手段加以配合才能让己方的利益最大化。
虽然中国的国力已经远远强于俄罗斯,但在过去的中俄关系中,中国却一直是较为被动的一方,反而是俄罗斯始终在左右逢源,不断在中美之间游走。
而在远东地区,俄罗斯也对中国一直保持着戒心,而这种戒心在可预期的未来也不会完全消失。
此次俄乌战争之后,俄罗斯不再有闪转腾挪的空间,对中国的依赖性也会随之大增。除非俄罗斯政权发生大的变化,否则美国和俄罗斯之间的关系在可以预见的未来都很难发生大的逆转。
从目前来看,中俄关系的主动权已经到了中国一边。在中强俄弱的情形下,中方在两国经贸、能源、军事等领域的合作中都有可能争取到更好的条件。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中俄之间的伙伴关系,是西方重重压力之下抱团的结果,同时也是建立在互利互惠基础上的。
中俄关系无论如何发展都会有一个大的前提,那就是必须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
任何双边关系都不能凌驾于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之上,更不能让其中一方对另一方进行“利益捆绑”。
我们只有在对外关系的处理上时刻保持足够的弹性与韧性,才能给自己争取到更多的回旋空间,也更有利于在“非常时期”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
俄乌冲突彻底搅黄了美国“连俄抗中”的可能,而置身俄乌冲突之外的中国由此成了各方相继争取的对象。
由于无暇东顾,最近美国对中国的态度明显有所软化,甚至还舔着脸来参加阿富汗邻国外长会议。而中欧峰会的举办也让前段时间历经波折的中欧关系有所回暖,双方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已经达成了共识。
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中国通过不断微调自己的政策,已经形成了一套前后有序的应对方法,并牢牢掌握住了外交上主动权。
首先,中国始终坚持联合国宪章的原则,坚持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可侵犯的原则。谴责战争,呼吁相关各方通过和平谈判解决问题。这就让中国始终站在了道义的制高点上,也让一些试图从中挑刺儿的国家无话可说。
其次,中国反复强调冷战思维和冷战行为是导致这场灾难的根本原因。中方愿意配合欧洲主导的和谈斡旋,支持以“诺曼底模式”解决乌克兰问题。
中国通过此举一方面是帮助俄罗斯减轻外部压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借机拉进与欧洲的距离。毕竟,中欧关系的稳定和良性发展对中国的和平发展,以及整个世界的和平稳定都具有重大意义。
最后,中方还表示愿意同乌克兰保持正常良好的关系,并对乌方提供人道主义救助。乌克兰是中国“一带一路”的重要参与国,维持一个和平,稳定的乌克兰对于保障中国的在乌克兰的投资安全与相关利益意义重大。
鉴于中国在此次俄乌战争中所处地位相对超脱,中国完全能够以积极的姿态,充当双方的调停人,从而在此次地缘格局的变动中争取主动,同时给自己树立一个良好的国际形象。
现在看来,中国的这套应对策略是十分合理的,也是颇具战略眼光的。
对于中国来说,中俄关系是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俄罗斯虽然因俄乌战争导致国际形象受损,但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和超级核大国,俄罗斯在今后一段时期里依然会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俄乌冲突固然激化俄罗斯与西方的矛盾,将美国的战略重心从亚洲暂时引向了欧洲,但从长远来看,美国将中国视为唯一“同等级”竞争对手的策略是不可能发生改变的。
鉴于当下中美俄三边关系的复杂性,如何处理未来的中俄关系,既是中国外交的一次重大挑战,也是中国外交的一次战略机遇。
中国是现有国际秩序的受益者之一。
在面临历史性大变局的今天,中国所要做的就是保持战略定力,不犯战略性错误,稳扎稳打,积极进取,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处理好与所有国家的关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维护国际正义,为推动世界秩序的稳定和繁荣做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