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独行月球演员表 https://www.touzitop.com/ysxm/478.html
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至今,我国便向全人类做出承诺:“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不对无核国家威胁或使用核武器,主张全面销毁核武器。”
但随着国际形势的日益严峻,《核不扩散条约》对个别国家的约束力越来越小,核战的风险也在与日俱增,科学家霍金生前做出的“核战争预言”似乎在被一步步应验。
不久之前,美国战略司令部一把手就放出狂言:“一旦对华‘核威慑’失效,将考虑发动核打击。”
可以见得,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我们要时刻做好最坏的打算!
那么一个相对严峻的问题就是:如果敌人率先对我们发动了核打击,摧毁了我们的重要设施,我们还来得及还手吗?
其实大家不要慌,因为我国的“二次核反击”能力,已经完全有能力对敌人发起毁灭性报复;在和平时期,也足以让敌人不敢轻举妄动。
所谓“二次核反击”,就是己方率先遭遇核打击后,向对手发动核反扑的能力。这也是目前顶尖军事大国的主要战略发展议题。而我国作为世界上排名前列的拥核大国,同样也将“二次核反击”作为军力建设的重中之重,反击手段更是层出不穷:
陆基核反击
由战略导弹发射井、移动发射车、导弹列车组成的陆地核反击体系,可将携带超大当量核弹头的洲际导弹,从本土发射,直接砸落到世界任意角落。
战略发射井。深度数十米,发射准备时将洲际导弹推送到既定位置。但这种设施一般建造周期长,隐蔽性较差。好在我国幅员辽阔,可大范围分布式建造,即便被对手探测到几座也影响不大。代表装备是东风-5B。
导弹发射车,常年隐藏在地底隧道,机动距离可达数千米。我们的火箭军工程兵们,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建造“地下核长城”。
移动发射车是陆基核反击体系中隐蔽性最好的装备,核战争期间,它们穿梭在地底,可根据战况机动到任意发射窗口。而且对发射场地要求较低,发射准备时间短,是最难抵御的核打击系统。代表装备有东风-31B、东风-41等。
导弹列车。顾名思义,可搭载洲际导弹的火车。我国密密麻麻的铁路网,为导弹列车提供了绝佳的生存环境。在战时,搭载洲际导弹的列车可佯装成普通货运专列,汇入庞大的铁路运输网,敌人的间谍卫星完全无法分辨。
空基核反击
由战略轰炸机、战斗轰炸机搭载小当量核弹,对打击半径内的目标发起战术核轰炸。
在下一代隐身战略轰炸机入役前,担任我国空基核反击平台的依旧是老兵轰-6K编队。其航程虽无法满足“全球核打击”的需求。但能威胁到所有“第二岛链”范围内的敌军目标、前沿基地。
不过在现有的作战体系下,战略轰炸机的生存空间正在被一步步挤压,这是所有大国都难以避免的军事难题。从某种程度上说,战略轰炸机最大的作用其实是“威慑巡航”,正所谓“抗议一万次,不如战略轰炸机的翅膀煽动一次。”
当然,像中美俄这样部署了大量轰炸机的军事巨擘,在二次核反击体系中,机动性更加灵活,可实施小规模核打击的空基平台同样是对手的噩梦。
海基核反击
将洲际导弹安置在战略核潜艇,从水下完成发射打击。很显然,这是最难防御的核打击手段——想要定位一艘游弋在外的潜艇,真就是“大海捞针”。而且你完全无法预判打击来向。更可怕的是,一艘核潜艇可至少搭载10枚以上的洲际导弹。所以它就是一头“发射即毁灭”的大洋幽灵。代表装备:094战略核潜艇。
所以说,面对可能遭受的首轮核打击,我们有十足的把握去完成核反击任务。而对于某些国家的“核威慑”言论,我们的军队——根本不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