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有家,没有父母,没有名字,没有童年。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我不太懂。从小没人保护我,只能自己保护自己,所以我就关闭了心门。我就好像一片树叶,跌落成河,任河水冲走,都不知道自己已逝。我这种人,在世界上消失,亦无人理。”
这段话,出自享有“东方神颜”之称的尊龙之口。
尊龙一生无父无母无儿无女,却有一张极具魅力的脸。
一出生便被遗弃的他,自幼在打骂、嘲讽、辱羞、排挤、饥寒中度日。
但,他身上却不留半点儿自轻自贱的痕迹。
1.
1952年的香港,一个身体残疾的女人,领养了一个被遗弃在篮子里的男婴。
这个男婴,就是后来惊艳整个西方世界的美籍华裔男演员——尊龙。
尊龙的出生,伴随着悲凉。同样,他的被领养,也算不上多幸运。
毕竟养母领养他,只是为了领取政府的补贴。
在尊龙的记忆里,生活窘迫且性情古怪的养母,时常打骂他。
他的童年没有吃过肉,最美味的食物就是酱油拌饭。
即便如此,他对眼前的生活,还是心怀感激。
要知道,一个被遗弃过的人,是没有资格做选择的。
这个道理,对尊龙而言,不用铭记。在被亲生父母遗弃的那一刻,便深埋于脑海。
所以当养母一次次想抛弃他时,他也总是一副无欲无求的模样。
印象最深的一次,养母将他扔在车站,他虽年幼,却很快明白她的意图。
不哭不闹的他,只是默默看着养母。
穷到极致,善良便不值一提。
正因如此,明知随时可能身陷险境,还是会有片刻心软的人,才能将恶魔杀在摇篮里。
尊龙那双深邃的眼,与养母刹那间的对视,使她回头了。
她什么也没说,折回来牵着尊龙瘦弱的小手,颤颤悠悠地行走在人群中......
在后来的日子里,尊龙渐渐读懂养母。
“长大后,我慢慢知道了老太太的痛苦,理解她对我的种种行为。她没文化,又很穷,又要养我......后来我在美国想到她还会流眼泪。我一直养她到过世,这是我最大的成就。”
这就是为什么后来养母真的弃他而去,他却依然会为她流泪的原因。
她虽不完美,待他也不好,但没有她,他想象不出作为孤儿的自己,将如何自处?
不论出于何种目的,对尊龙来说,养母是这世上唯一的至亲。
2.
10岁那年,养母将尊龙卖到香港春秋剧社,并拜京剧刀马旦粉菊花女士为师。
在那段学习京剧的日子里,尊龙不仅要能吃苦,还得承受来自师兄弟的欺凌和排挤。
因无父无母,且长得一副俊俏又不失西方神韵的精致容颜,尊龙常被骂作“野孩子”。
有一次,气不过的尊龙跟他们厮打起来。寡不敌众,最后被打到流血。
没钱看医生,他只好找裁缝帮忙缝上几针便草草了事。
好几次,尊龙都想逃离京剧团,等真的逃出来了,才发现已无处可去。
没办法,他又回到京剧团,向师傅下跪认错,忍痛接受着几记响亮的耳光。
生如蝼蚁,却拼命朝有光的方向爬去。
尊龙就是那只蝼蚁,生来悲苦,所见所到之处处处晦暗。
他没法逃离,只能在混沌中抓取藏在命运缝隙中的一丝微光。
终于,他的执着,迎来了曙光。
18岁那年,在戏班熬出头的尊龙,有了人生中第一次做选择的资格。
一份来自邵氏电影公司长达10年的武师合约,和一个美国家庭的资助承诺。
一个是10年安稳,一个是无限挑战。没有犹豫,尊龙选了后者。
尽管到达美国之后,所有一切只能靠自己,他还是义无反顾地踏上了这条注定艰难的路。
他从没上过学,样样都得从零学起,白天打工挣学费,晚上去夜校补英语。
那些年,他洗过盘子、当过厨师、也做过店员。
尽管疲累不堪,他还是坚持对表演的钻研。
一有空闲,就去社区学校继续学习表演和舞蹈的他,通过了一个全美只有两个名额的剧团应试考核。
要知道,当时的美国高校都存在一个普遍潜规则,那就是优先录取白人。
可见,没有任何资源、背景和金钱做支撑的尊龙,要冲破多少阻力才能拿到这张高校入场券?
3.
在今天看来,进入演艺圈,就表示你将拥有别人穷尽一生也得不到的财富。
但尊龙学表演,并不为了一份稳定的工作,也不全然为了钱,他就是单纯地想要演好戏。
不然也不会在拒绝了邵氏电影公司的10年合约后,再次拒绝来自美国的三年聘用合同。
究其原因,不过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表演素质。
几年后,通过勤工俭学,他考入美国戏剧艺术学院。
尊龙虽自幼凄苦,但眼光却很长远。
或许,正是这种从不把眼前利益放心上的心态,让他在不急不躁中不仅磨练了心性,也等来了机遇。
1976年,24岁的尊龙出演了第一部电影《金刚传奇:重生》。
那是一个微不足道的角色,全程出场不到一分钟,但对尊龙来说,却是进入好莱坞的开始。
人人都知道,好莱坞对华裔演员的歧视,历来都有。
很多时候,他们宁愿启用黑人演员,也不愿意给亚裔演员机会。
哪怕有,也是片酬少得可怜的边角色,亦或是一些令人厌恶至极的大反派。
但尊龙却成了好莱坞华裔演员中,不一样的存在。
1985年,在好莱坞蛰伏了近10年,尊龙的第一个反派角色,风头便盖过主演。
一部《龙年》,使他声名鹊起。因为这部电影,他成了第一位拿到金球奖的华人演员。
两年后,一部《末代皇帝》再次将他的演艺事业推向巅峰。
这部电影包揽了当年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剧本改编、最佳摄影等9个奖项。
那段时间,尊龙成了名副其实的国际巨星,鲜少接纳华人演员的好莱坞,也对他赞不绝口。
一时间,他不仅收获了荣誉,也不用再过饥一顿饱一顿的日子了。
据说,当时尊龙的片酬是华人圈里最高的。但彼时的尊龙,却并不在乎荣誉和金钱。
4.
自幼无父无母无亲人的他,唯一能想到的与自己血脉相连的,便是祖国。
祖国是他的根,即便在那里历经劫难,他还是削尖了脑袋想要回国。
正如20岁那年,他为自己取的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名字一样。
万物之灵以龙为尊,“龙”既尊贵,又是中国人的精神图腾。
他取名尊龙,不为标榜自己有多高贵,只是心系于给他生命使他成长的那块土壤罢了。
只是,让他始料未及的是,他心心念念想要回国的夙愿,却令自己一次次从高峰跌至谷底。
收到出演《霸王别姬》程蝶衣一角的邀请时,尊龙看过剧本后大为吃惊。
程蝶衣的凄苦一生,不正是自己的自传电影吗?
除了亲历过这一切的他,还有谁能将程蝶衣演得传神呢?
为此,他不惜自降片酬,还推掉了别的电影、广告和舞台剧邀约。
一生孤苦的尊龙,即便行至巅峰之时,也无一人可诉衷肠。
因此,他希望拍摄电影期间,能有爱犬相伴。
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诉求,却被媒体彻底歪曲其意。
那段时间,尊龙耍大牌、提出霸王条款、空运狗等负面新闻不绝于耳。
而彼时,认为尊龙长相阳刚,不适合出演程蝶衣一角的电影主创团,刚好有了换掉他的正当理由。
之后,《霸王别姬》成了经久不衰的经典,与程蝶衣一角失之交臂的尊龙,却成了“因为一条狗丢了一次封神机会”的笑料。
对于外界疯传的负面新闻,尊龙从来都是保持沉默。
正如他说的,他不懂人际关系,也没受到过保护,他对自己唯一的保护方式,就是关闭心门。
没能拍成《霸王别姬》,是尊龙演艺生涯的一大缺憾。
因此,他又接拍了与之相似的影片《蝴蝶君》。
只可惜,尽管演技精湛,这部影片还是未能像《霸王别姬》一般,被人们所熟知。
5.
错失《霸王别姬》,于尊龙而言,不单是错失了一次与自己深度对话的机会,更多的是错失了让国人认可自己的最佳时机。
之后的尊龙,依旧对回国拍戏抱有执念。而他的这份执念,也被“炒作大王”邓国建所察觉。
在他的多次邀约和蛊惑下,尊龙再次拒绝了不少经典影片的邀约,先后出演了《乾隆与香妃》、《康熙微服私访记5》等低质影视剧。
这中间,尊龙又被大骂陈凯歌、悔恨陈冲嫁他人、回国捞金等负面新闻所包围。
值得注意的是,尊龙身上随便一个光环,就能将这些谣言击碎。
他是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两次提名美国金球奖的华裔演员;他是劳力士的第一位亚裔代言人,也是历史上第一位登上奥斯卡颁奖台的华人嘉宾;他是第一位将京剧融入西方舞台剧的华人;是第一位被美国《人物》杂志评为“最美50人”的华裔男影星;他不仅拿过好莱坞Capri电影节终身成就奖,还两获美国百老汇最高奖......
但这些奖项,他从未拿来炫耀过,就像那些不堪入耳的谣言一样,他也从未出面辟过谣。
村上春树曾言:一度成为孤儿的人,至死都是孤儿。
或许,尊龙最后还是看透了这一点,才在2007年之后,选择退出演艺圈,独居加拿大。
终其一生,他都活在寻根的路上。
他有一张惊艳世人的盛世容颜,却生来没有一个至亲。
他从低处走来,却不沾一丝尘埃;他站在高处,亦不居高自大。
无人作伴,他就养只条爱犬相伴;无根可依,他便认领两株千年古树为亲。唤他他们一声祖父祖母,他便有了慰藉。
对于已然步入老年的他来说,一切繁华与落寞都与之不再相干。
他曾苦苦追寻的,渴望拥有的,就像被他关闭的那道心门一样,短暂地打开过后,便难再开启。
最后,还是想祝福他,虽遗世而独立,愿晚年一切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