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要控制自己,做到有计划地增长”。
新中国刚刚成立的时候,百废待兴,由于战争的缘故,人口的数量并没有非常明显的增长,但到了80年代,由于人口增长的速度过快,我国不得不实行计划生育,从而有效控制人口数量的增长。
为什么要实行计划生育?
有年轻的朋友或许就要问了,中国为什么到了80年代突然要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呢?首先我们要知道,任何一项政策的施行,绝不是无的放矢,尤其是关乎国家生计的大事,多一个人就相当于多了一个劳动力,国家没必要放着劳动力不要。
那么回归开始的问题,前面提到了,在新中国刚刚成立的时候,整个中国还处于刚刚缓一口气的状态,这个时候自然要休养生息,好好发展国力。而新中国的成立,给全国人民带来了新的希望,对于美好的未来也有了向往,在这种状态之下,全国迎来了时间跨度长达近20年的“婴儿潮”。
在这种情况下,就出现了一家有几个甚至十几个孩子的情况。一个人就是一个劳动力,家里多一个劳动力就能多一份收入,因此很多家庭的观念都是多生多育。
再加上当时国家慢慢步入正轨,还没有发展成为如今这样现代化的国家,工业发展远远比不上农业发展,在以人为主要劳动力的情况之下,国家自然对人口增长的情况乐见其成。
不过很快专家就发现了问题——资源是有限的,人口若是毫无节制地持续增长,未来能否保证供养?人口数量的增长,导致家庭投入的成本增多,教育、工作、住房等需求也跟着增多,到了那时如何平衡国民需求与国家供给的问题?
因此,计划生育政策应运而生,政策的施行,有效地控制了人口增长的速度,顺应了当时的时代潮流和需求。我们不能用如今的眼光去看待当时的这项政策,非常时期用非常手段,如果没有计划生育的施行,恐怕现在中国的发展速度绝没有如此迅猛。
为什么现在开放了三胎政策?
既然计划生育如此成功,为什么到了后来国家又放开了二胎政策,甚至又放开了三胎政策呢?
原来,随着生活成本的不断增高,养育一个孩子所要付出的时间、精力、金钱的数字太过庞大,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意生孩子了。别说是二胎了,很多人连结婚都结不起,又谈何养育后代呢?当然,也有人提出了质疑,很多发达国家人口数量并不多,国家照样很强大不是吗?
国情不同,解决方法和后果也会有所不同。如果没有新生儿,未来的几十年将没有适龄的劳动力。人民生活不断提高,医疗发展得越来越好,人均寿命在不断提高,人口老龄化的加速成了不可阻挡的趋势。真到了那个时候,情况不容乐观。
专家学者通过这些年的人口数据推算出,如果不放开生育政策,那么在未来的几十年,我国或许会出现人口断层的局面。一旦出现人口断层,对于整个国家来说,都是十分危险的。
于是,2013年11月开始,我国开始实施单独二胎的政策,到了2016年则全面放开了二胎政策,可是年轻人生孩子的欲望并没有提高,新生儿的数量并不如原本的预期。
二胎政策施行的结果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如今国家又开始施行三胎政策,对于那些连孩子都不愿意生的年轻人来说,三胎政策与二胎政策没有太大本质上的区别。有条件且想生育的家庭,自然会愿意多生,而没有条件又不愿意生的家庭,还是会一如既往。
说到底,想要提高年轻人生育的积极性,还是应该从住房、教育、工作等多方面现实问题入手,解决这些问题才是关键。
如果都不生二胎,50年后会怎样?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愿意生二胎,50年后的中国,会剩下多少人呢?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给出过他的预测:届时中国的总人口将剩下不到6亿!
想象一下,如今我国的总人口有14亿人左右,而仅仅在50年之后,也就是在2071年,人口总数竟然骤减到了仅仅6亿,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数字!为了减缓人口出现负增长的脚步,调整生育政策,全面放开二胎三胎,已经是迫在眉睫了!
不管是计划生育的政策也好,还是三胎政策也好,都是顺应时代发展的产物,符合特殊时期的特殊情况。同时,两项不同政策的施行,也证明了毛主席那句“人类要控制自己,做到有计划地增长”的正确性,伟人的眼光果然是无比长远的!
虽然人口形势严峻,政策的调整是刻不容缓的事情,但是我们也不要失去信心,那么多艰难的时刻我们伟大的中国人民都挺过来了,相信这一次的难关也会顺利地渡过的。
结语
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民共同为之努力。美好的未来需要我们去创造,更需要后代去创造。
我们早已告别了多生多育和少生优生的时代,崭新的时代已经来临,人口的数量与国家的发展息息相关,我们应该尽可能地响应国家的号召,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相信国家,相信党和人民,美好的未来在向我们招手,我们要让自己、也要让子孙后代,享受这来之不易的伟大胜利,和充满希望的美好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