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市值公司半年报:有人亏了2倍市值 有人搭上快手一哥

义菲商旅

8月底,工信部公布的三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公司,有296家在A股上市,其中近8成公司市值低于100亿元。

9月初,北京证券交易所横空出世,这被看作是对于服务中小企业的资本市场体系的又一补充举措,令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倍感振奋。

小市值公司已然站上历史风口。

随着A股半年报成绩单揭晓,窥探那些市值不足100亿的小企业表现,也许可以为目前资本市场的巨变,指明一些方向。

2021年上半年,*ST节能摘得小市值(市值不足100亿元)公司赚钱王,净利润19.72亿元,占其总市值的近70%。

值得一提的是,这只股票曾在5月因“碳中和”概念被爆炒而停牌核查。停牌核查(5月17日)前,曾在20个交易日内实现18个涨停。若从2月18日开始计算,该股在57个交易日累计暴涨超370%。

不过复牌后该股股价一路下跌波动,截止9月2日,已跌去14.42%。

除了*ST节能,海航科技和海景生物列为赚钱榜第二位、第三位,净利润分别为14.63亿元和14.61亿元。

亏钱方面,ST凯乐成为小市值公司亏损王,2021上半年共亏损57.59亿元,是其总市值的近2倍。

业绩大幅下降并出现亏损的主要原因是专网通信业务相关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和存货计提减值损失,以及计提商誉减值准备所致。

因此,不出意外,在上半年小市值公司商誉减值榜中,ST凯乐凭借5.21亿元的商誉减值损失,以绝对差距位列第一名。

此前,隋田力“专网通信骗局”引发的危机涉及十余家上市公司,其中,凯乐科技成为首家因“专网通信”业务波及而被ST的公司。从上半年业绩情况来看,ST凯乐亦是受专网通信业务影响最大的公司。

除了ST凯乐,蓝光发展2021上半年净亏损49.91亿元,位列小市值公司亏损榜第二位,启迪环境净亏损39.56亿元,位列第三。

而在商誉减值方面,三峡新材和同方股份分别损失1.72亿元和0.95亿元,位列第二位和第三位。

具有发展潜力的小巨人公司,通常具备高毛利率、高ROE、高研发投入、高市盈率、市值低。

梳理目前A股已经上市的小市值公司,第一主营业务毛利率前十中,毛利率均超过90%,其中盛讯达毛利率高达98.9%。

盛讯达背后有快手一哥辛巴的影子。此前盛讯达以游戏为主营业务,2020年游戏业务营收不升反降,去年9月28日,宣布将全资子公司盛讯云商的49%股权转让给广东辛选股份有限公司(辛巴团队),自此直播电商业务正式划入盛讯达的业务版图。对此,公司还曾收到过深交所的问询函。

截止到9月2日,距离6月7日的每股68.85元的高点已经跌超40%。

分行业看,直播电商、网络游戏、软件销售等新兴行业毛利率较高,此外传统的医药类企业毛利率依然很高。

在研发投入上,前沿生物、ST网力、赛诺理疗的研发投入均超过了上半年的营收,其中前沿生物的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达到245.51%。

值得一提的是,高值耗材集中采购对企业的影响逐渐显现。

赛诺医疗的营收严重依赖冠脉支架产品。既往财报显示,2016年—2019年,赛诺医疗分别有98.41%、96.41%、91.47%和84.40%的收入来自于支架产品,相关产品为公司贡献了近九成营业收入。

但是,今年上半年,赛诺医疗净利润同比减少360.02%。对于业绩大幅度下降,赛诺医疗将之解释为因公司在售冠脉支架产品未被纳入国家集采范围,导致相关产品收入较上年同期减少90.01%,但公司产品的生产成本和各项费用等支出并未同步减少,因此利润大幅下降。

自上市后,赛诺医疗股价一路走高,并在2020年7月14日盘中触达43.60元/股的历史最高点,但此后即震荡下行至今。2020年10月30日,上市满一周年的赛诺医疗迎来了大规模首发限售股解禁,自此,该公司大股东开始频繁减持。

根据国金证券研究,今年以来中小市值股票持续跑赢大市值蓝筹股,以中证500为代表的中小公司超额收益显著,其中最核心的驱动因素仍在于市场对中小市值公司业绩改善程度的较高预期。从数据来看,分析师2021年业绩预测表明,剔除基数效应,中小市值(年初市值在280亿以下公司)业绩增速改善幅度明显高于大市值公司。叠加过去两年滞涨的中小市值公司估值仍处在相对低位,因此今年以来中小市值公司迎来戴维斯双击式的上涨。

不过,根据《上海证券报》,业内人士也提醒,尽管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均是细分领域龙头,但部分公司的产品尚不够成熟,尚不能对海外龙头公司的产品形成完全的替代。另外,部分企业所处行业过于前沿,需求端尚未爆发,盈利模式尚不清晰。“这些公司的普遍特征是收入规模尚小,且增速不稳定。从投资的角度来讲,仍需进行一定的筛选。”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