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下的中小学老师:工作质量要求提升,期待增加"托管津贴"

中小学“双减”的逐步落地,让很多中小学老师们感触颇深。漳州一所全寄宿小学六年级语文老师余静(化名)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这个政策是一个高压线,学校开会说一定要严格执行,对她们的监管很严。“我非常支持‘双减’政策,小学阶段如果认真听,懂得预习复习,对孩子来说就可以了。”

她表示,“双减”之后,自身的工作量并没有提升,但是对于工作质量要求更高。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部分老师的工作量甚至出现减轻,因为上课时间缩短。

厦门一所民办小学四年级语文老师陈璐(化名)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双减”之后,她们一节课从45分钟改成35分钟。“‘双减’之后,学生升学压力变小,有更多时间发展兴趣爱好,拥有健康快乐的童年,减轻老师工作量。”

不过,也有不少老师担忧中下水平的学生会受到更多的影响,这就要求老师提升工作质量。余静表示,综合来看,“双减”对老师的备课、课堂要求更高,老师需要提高课堂效率,因为如果备课不充分,成绩靠后的孩子会受到明显影响。

“双减”下的老师们

在教学一线的中小学老师,对此次“双减”的感受最为直观。

余静就是其中一员,她对于“双减”非常期待。她表示,这次暑假之前,福建就发布了跟“双减”有关的五项管理政策,有关学生的运动管理、作息管理、作业管理、手机管理等等。

“但是,我之前的一个学生目前是初二,我问他暑假怎么度过的,家长说孩子这个暑假就奔波在补课的路上。我问为什么不让孩子快乐一些,家长说‘没办法,学霸都在补课,我们能不补吗?’”余静说,“我们一直都痛心于孩子奔走于各种补习班,各种才艺班,这也是现在孩子体质一代不如一代,家庭关系绷得越来越紧的原因。”

余静表示,如果把孩子的综合素养形容成一棵树的话,德智体美劳相当于孩子的根,根抓稳了,学习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双减”政策也会让孩子的童年更快乐一些,更长一些。

她认为,成绩是挺重要的,但是如果一个孩子身心健康,专注力强,在玩中学,学中玩,成绩肯定不会差,而这可以是“双减”带来的。“我从上学期开始课堂改革,30%-40%是我在讲,其余是学生讲,孩子去探索、交流、发问、解决问题。怕讲不完内容的想法是错误的,老师不是在讲,是引导学生学习。”

不少老师也都发现,在“双减”政策下,学生的压力在减轻。陈璐表示,她们学校上课时间推迟到早上8点20分,一节课从45分钟改成35分钟,学生的睡眠会更充足一些。

漳州一所公办初中老师赵晴表示,她们学校刚刚开学,还没有很多比较明确具体的措施,但是上课时间进行了调整:早读取消,早上增加一个20分钟的大课间休息,下午增加第四节课作为户外体育活动,下午第三节安排作业辅导。

“减少作业不仅减少了学生的负担,也减少老师的工作量,学生压力没那么大,他们学得开心了,我们也教得开心。可以增强他们的身体素质,老师也能趁着这个机会锻炼。不过,由原来一直抓成绩的教学模式,一下子转变为成绩重要性削弱的现状,老师、家长和学生有点不适应。”赵晴说。

对于中小学老师来说,他们还有一个难题,就是需要直接承受家长对于“双减”政策的疑惑。

赵晴表示,她们是农村中学,刚开始很多学生和家长会不理解,特别是下午课时延长,家长会担心学生的安全。

余静表示,除了政策上的要求之外,还是要从根上去理解“双减”政策的本质和立意,然后各方一起引导。她建议家长不要太看重成绩,而是鼓励和相信孩子。有句话叫“赢在起跑线”上,但现在很多孩子倒在了起跑线上,应该“厚积薄发”,效果不是一时能呈现出来的,但只要有相应的积累,终有一天,身心和成绩能同时并进。

工作要求提升

目前来看,很多中小学老师对于“双减”政策非常支持,但也有一些疑惑。不少老师担忧,对于中下游的学生来说,或许“双减”会影响更大一些。

陈璐表示,她发现有些家长要快乐教育,就不会给孩子太多的压力,基本掌握就行了。有些家长觉得成绩一定要好,就算老师没布置很多作业,他们也会加强,在家里给孩子“填鸭式”的灌输知识。

她指出,对那些没有参加延时班,家里也没有盯着学习,成绩中等偏下的学生,“双减”或许将带来成绩上的影响。“他们本来自觉性不强,基础比较差,一旦松懈下来,知识没办法巩固。对于学习较好的学生,如果能自觉的话,反而有更多自由发展的空间。因此最重要还是看孩子的自觉、勤奋程度。”

赵晴认为,对于成绩好的学生来说,本身学习能力强,自觉性又高,会通过各种方式丰富知识,反而是对不爱学习的学生来说,本来成绩就不好,学校抓的又不严,回去又不能进行额外的补习,成绩或许影响比较大。不过,一部分的学生也可能会在这种轻松愉快的环境下爱上学习,另一部分也有利于自身特长的激发,成绩可能不好,但是在其它的某一方面的特长和天赋能够发展,形成自己另外一个发展道路。

余静认为,老师可以老师深化课堂改革,提高课堂效率和趣味性,根据孩子身心发展去备课,在乐趣中引导孩子探索学习,一节课上出十节课的效果,而不是“填鸭式”的让孩子吸收。

“主要还是看老师能否对课堂进行改革,提高课堂效率,老师的备课不充分,成绩靠后的孩子会受到影响,但既然要双减,孩子的成绩不是最重要的,那就不存在孩子们受到影响。从本质来说,只有益处。”余静说。

陈璐也表示,在上课时间减少之后,她会提高课堂效率,尤其是现在教育是要求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要普及更多的知识,比如生命教育、情感教育等。

另外,一些中小学老师还关心,在课后托管的时间延长之后,自身的收入能否得到提升,如果参与课后托管,能否得到或者提升“托管津贴”。

一所公办学校二年级老师李梦(化名)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她们还没落实课时延长课后托管的政策,但她周围有部分学校已经落实,延长到晚上八点半,补贴又比较少,不少教师并不愿意,她希望未来对此有一定改进。

“课时延长的会导致孩子学业成绩的压力更多给了老师,有些孩子成绩下降,家长就会说老师必须得负责。”李梦表示,“因此如果教师的工作时长延长,补贴又不多,很难协调。”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对21世纪经济报道指出,目前关于作业、考试管理的减负规定,几乎都是提了10多年的老措施,但一直没有得到落实。关键在于,用分数和名次评价学生的评价体系未变。必须推进教育评价、人才评价改革,打破单一的分数评价体系,构建多元评价体系,并破除唯学历论、唯名校论,给学生创造多元成才选择。(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陈洁实习生张惠兰广州、漳州报道)


度拉糖肽 https://www.lillymedical.cn/zh-cn/publication/diabetes/trulicity/P00205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