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尊友:大家对奥密克戎不必过于担心,不管病毒怎么变异,这些措施都是有效的!

家电维修网

*网易研究局稿件未经同意禁止一切媒体转载,包括友商。内容不构成投资决策。

作者|吴尊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

导读:吴尊友讨论了今冬明春疫情的形势和中国应该采取的防控策略,他从四个方面做介绍:一、当前的新冠疫情特征;二、为什么疫苗接种以后还会出现疫情的流行;三、介绍围堵清零策略/入镜隔离策略对中国的意义以及在未来的防控策略当中的作用;四、防控策略。

以下为正文:

到目前为止,全球新冠疫情已经是第四波流行风。很多医学专家,包括流行病学专家对新冠疫情曾经做过预测,但好多预测都不够准确,因为人们对新冠的认识还很有限。

全球的疫情分布不均衡,疫情重点国家累计确诊占到全球的总数的60%,其中最多10个国家累计确诊一亿五千多万,占了全球总数的60%。最近一周每天50万例上下浮动,震中还是在欧美,现在流行的毒株仍然是德尔塔,不是南非的奥密克戎,其他的毒株也比较少。

全球的疫情形势主要受到欧洲影响,欧洲当前疫情形势十分严峻。很多欧洲国家(例如德国)都出现了自疫情以来单日报告数突破历史记录的现象。英国的疫情目前维持在高位,总共报告了900多万感染者,疫苗接种率达到了74%,在这么高疫苗接种率的情况下,仍然出现这么严重的疫情,这个问题值得我们分析,值得我们思考。法国确诊有所回升,但现在也是处在一个较高流行的阶段,法国疫苗接种率达到72%。德国可能是目前报道最严重的疫情的国家,日报告数超过了6万,德国疫苗接种率也是比较高的。西班牙的疫情稍微好一点,但也处在一个较高的位置,西班牙疫苗接种率也达到了80%。意大利近期疫情也在上升,疫苗接种率达到了70%多。

东南亚和中东地区的疫情,目前还没有出现像欧洲的情况,太平洋和非洲目前也没有出现像欧洲的情况,虽然南非疫情变异了,但目前来看,非洲国家还没有像欧洲那么严重。

印度前一段时间疫情很严重,现在疫情突然控制住了,至于什么原因?目前仍然不清楚,专家也没办法去解释。日本在奥运会期间疫情很严重,奥运会结束以后,疫情也慢慢消停了。印度和日本这两个疫情的案例值得我们去研究,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两个国家在疫情高峰以后,疫情就控制住了,也没看到印度和日本采取特别强有力的措施。

韩国现在疫情是比较严重的,确诊病例上升比较快,在亚洲算是疫情比较严重的国家,马来西亚确诊病例也处在一个较高的位置,越南前一段时间疫情很严重,从8月23日到11月24日,实施全城戒严,军队、警察都直接介入到疫情的控制,现在越南的疫情仍然处在一个高位。

俄罗斯的疫情现在也是处在流行以来最高峰的阶段。美国的疫情一直是全球疫情比较严重的国家。

巴西的疫情最近几个月控制得比较不错,其中很大的原因是疫苗的应用,特别是中国科兴的疫苗在巴西广泛应用。科兴的疫苗总监前一段时间到巴西去现场了解情况,疫苗的接种对巴西近期的疫情控制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最近几天报道的南非的变异毒株是一种新的变异毒株,相对于前几次变异毒株,南非变异毒株的位点比较多,达到了32个变异位点。变异病毒每天都在发生,现在已经发生了几千几万种变异了,但是值得关注的变异,世界卫生组织分成三大类(需关注变异株、高度关注变异株、严重后果变异株),其他的变异不用管它。世界卫生组织将奥密克戎划分到需关注变异株。为什么这样划分呢?从两个角度考虑,第一,它和人体细胞的结合力是不是加强了,结合力加强传染性就加强了。第二,它逃避免疫打击的能力是不是增强了?有综合抗体感染以后能不能把它消灭掉,如果不能把它消灭掉,那么疫苗产生的效果就会有限。

数学模型显示,奥密克戎的传染性比德尔塔还强。我们已经感受到了德尔塔的传染性强,德尔塔的传播速度快。但有一点很清楚,不管病毒怎么变异,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保持卫生,这些公共卫生措施对所有变异的毒株都是有效的。

疫苗会不会有效?有效,但效果可能会打折扣。当我们打加强针,抗体性高的时候对于变异的毒株是有效的,如果你没有接种疫苗,对变异的毒株效果可能不是特别理想,会出现突破。

大家对奥密克戎不必过于担心,它刚刚出来,我们还不能完全认识真实面貌。它会不会在真实世界超越德尔塔成为全球的主要流行株,不仅仅取决于它的生物特性,还取决于感染的人的社会特性。也就是说,如果这群毒株在一个地方流行,但该地和社会的交往很有限,它很难成为全球的主导的流行毒株。

人和人的交往是传染病流行的最主要的方式,交往越密切,交往越频繁,同时该群毒株传染性强,才可能成为全球的主导毒株。再有,如果人们一开始发现这种毒株后,防控策略有效,把它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它也不可能成为全球的主导毒株。对于奥密克戎未来的发展,我们还需要进一步观察。只要我们坚持常态化防控的措施,就能够防止奥密克戎毒株的流行。

对今冬明春疫情的判断,从全球各个国家的疫情情况概括四点:第一,今冬明春全球新冠疫情依然严峻。虽然全球范围内接种疫苗,特别是欧洲的国家疫苗接种率还很高,新冠疫情依然严峻。第二,中国面临的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压力仍然巨大。第三,从欧美国家近期疫情来看,疫苗接种没有形成我们期望的群体免疫,不能够阻止新冠的流行。第四,今冬明春流行毒株主要是德尔塔毒株,南非变异毒株奥密克戎能否发展成为主导毒株,需要进一步密切观察。

原来说打疫苗就能形成群体免疫,现在为什么群体免疫没有能够阻止流行呢?实际上,新冠病毒让群体免疫打了折扣。不仅仅是中国灭活疫苗科兴、国药的疫苗,打折扣,美国辉瑞mRNA疫苗同样打折扣,所有的新冠疫苗在群体免疫当中都没有像我们原来想象的那么理想,它们被打折扣的机理和幅度基本相似。科学家对国内的灭活疫苗,美国的mRNA的疫苗都做了分析,结果表明,如果打疫苗的时间比较长,没有打加强针,那么抗体能力下降,都会出现突破病例。

群体免疫打折扣是冠状病毒的一个特征。一方面,自然感染也好,打疫苗也好,产生的抗体一定的时候就会下降,下降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保护效果就没有抗体滴度高的时候那么好,这时候就会出现突破病例。另一方面,在冠状病毒变异毒株之间,没有交叉保护作用。从阿尔法到德尔塔,到奥密克戎之间没有交叉保护作用。冠状病毒和流感不一样,比如甲型流感病毒,甲型微小的变化以后有交叉保护,而且交叉保护的时间能维持一年,冠状病毒达不到。这样的情况下,人群接种率达到了85%,但真正能起到保护作用,达到抗体滴度的可能只有30%到70%。我们现在并不清楚真正起保护作用的比例有多少,而且测量这个也比较复杂,特别在大人群中测量。

科学研究说明可以反折扣。我们发现不管是科兴、国药,还是美国mRNA疫苗,加强针接种以后抗体很快上升,预防感染的保护效果又回到了我们预期的80%、90%。而且打了加强针以后,抗体上来后,交叉保护作用也提高了。

所以,我们要反折扣,不能只给80%、90%的人打疫苗,理论上100%的人都得打疫苗。而且所有的人隔一段时间都得要打加强针,因为免疫特征决定了,过一段时间抗体就会降下来。所以,人人打疫苗,人人打加强针,这样我们就能够把新冠病毒对群体免疫造成的折扣折回来一部分,提高人群抗击新冠流行的效果。

第三部分讲一讲策略。

中国的新冠流行只是在去年春季的时候有一个高峰,后面基本上风平浪静,虽然有30多起爆发的局部的疫情,与全球疫情有着天壤之别。

中国之所以能够取得令人瞩目的新冠防控效果,主要就是采取了围堵清零政策、入镜隔离政策,这个政策是中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最重要的核心内容,围堵清零是控制传染病最有效的策略,它符合传染病防控的原则,把疫情遏制在早期的萌芽当中,防止疫情疏散。这样围堵清零投入最小的社会成本,获得最大的效益,使得疫情危害的人数最少,让最大多数人免受疫情的影响,使得受疫情影响的社会层面最小,让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免受疫情的影响,它最大限度的保证社会经济、生活秩序的正常运行。

围堵零清政策是中国控制疫情的法宝,效果非常好。中国境内多数情况下没有新冠病人,新冠的传染源要么是境外入境的人员,要么是境外货物带入,所以,入境隔离是围堵清零中外防输入发现感染者最简便最有效的方法。

我们把中国感染的情况和全球的平均数,美国、英国这两个经济发达、卫生健全的国家感染数,以及和金砖五国其他四个国家确诊病例做一个比较。我们最保守的估计,如果中国没有采取清零,且中国的感染率与全球平均水平相当,那么中国感染人数大约4784万人,死亡人数大约95万人;如果按照英国和美国的感染和死亡人数来看,中国的感染人数是2亿4百万到2亿6百万人感染,305万到315万人死亡;如果和金砖另外四国比,中国将有5497万人感染,114万人死亡。从这里我们就能看出围堵清零政策对中国防控的意义。

从我们刚才的分析来看,围堵清零、入境限制是中国策略的核心,这样的策略必须得坚持,至少今冬明春必须得坚持。2021年11月8日,美国实行了疫苗接种+72小时核酸阴性证明的入境策略,欧洲一些国家也效仿。因为绝大多数欧美国家国内病例数很多,远远大于境外输入病例数,所以这个策略对他的疫情防控一点影响都没有,他只赢不输。

但疫苗接种+72小时核酸阴性证明的入境策略不符合中国的情形,中国不能采纳。因为中国疫情清零以后,国内没有疫情,所有的源头都是来自国外,如果按照这个策略,中国疫情肯定控制不住,我们过去一年多将近两年的努力将前功尽弃。因为中国现在围堵清零,把疫情控制在很小的范围,能够举全国之力集中在小的地方将疫情及时扑灭。如果全国开花,中国医疗系统根本控制不住。

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探索能够平衡好疫情防控和社会经济生活综合发展的最佳疫情防控策略,这样一个最佳的防控策略也不是简单就能拿出来。要制定出这样一个最佳防控策略,是科学认识+政治智慧+民心所向的结合。

(整理自吴尊友于2021年11月28日在2022:预测与战略——巨变下的共识重建论坛上的发言,未经本人确认。)

-END-

网易研究局青年荟

【新能源行业】定向招募!

为了发掘更多年轻的财经专业人士和经济研究者,我们为年轻财经专业人士打造一个交流思想、传播观点的平台:网易研究局青年荟。

现限时开启定向邀请【新能源行业】的专业研究者和深度从业者,我们欢迎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相关研究者,也欢迎身处新能源行业的一线从业者研究者,加入后可以享受百万流量加持和丰厚稿酬。

招募对象:1980年后出生的高校、机构研究者或新能源相关公司优秀从业者

招募时间:2021年11月24日-12月10日

加分项:能做光伏、新能源电池、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细分研究或有相关深度从业经历者优先

如何加入:请将个人简历与两篇代表作品发送至邮箱:cehuazu2016@163.com,入选者会有专人对接。

————————

网易研究局(微信公号:wyyjj163)出品

网易研究局是网易新闻打造的财经专业智库,整合网易财经原创多媒体矩阵,依托于上百位国内外顶尖经济学家的智慧成果,针对经济学热点话题,进行理性、客观的分析解读,打造有态度的前沿财经智库。欢迎来稿(投稿邮箱:cehuazu2016@163.com)。

移驾微信公号看这里看不到的内容

【精彩推荐】点击进入网易研究局·中国版>>

【精彩推荐】点击进入网易研究局·国际版>>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