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注册司机车辆要求 http://www.jimingbao.com/
《激情燃烧的岁月》这部电视剧改编自石钟山的小说《父亲进城》,电视剧美化了石光荣的形象,将他塑造成一个铁血铮铮的汉子,虽然强势,但也不失高贵的品格。
所以,很多人认为《激情燃烧的岁月》中的石光荣是爱褚琴的,美其名曰“霸道总裁式的爱”。但仔细看了原著之后会发现,石光荣从来没有爱过褚琴,只有占有欲,他对褚琴除了掠夺还是掠夺。在他的淫威之下,褚琴根本无力反抗。
对人和身体的掠夺
原著中,36岁的石光荣在沈阳街上一眼就看中了褚琴:那一年,琴风华正茂,刚满二十岁,一条鲜红的绸巾被她舞弄得上下翻飞,一条又粗又长的大辫子,在她的身后欢蹦乱跳,青春的红晕挂满了她的眼角眉梢。
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一眼,褚琴的容颜就深深烙印在了石光荣的心里。在石光荣前36年的生命里,一大半的时间都在打仗,无数次地想过女人,却一直和女人无缘。
年轻漂亮的褚琴的出现点燃了石光荣的激情:琴的身影仿佛是一粒炙热的火星儿溅在父亲(石光荣)堆满干柴的心间,父亲心中的大火便不可遏止地熊熊燃烧起来。
和石光荣一样为了战争奉献了大半青春的军官和士兵还有很多,因此,全国解放之后,这批大龄军官的婚事被首先提上了议程。为了解决这一实际问题,东北军区领导安排了一场联欢活动。参加这场联欢的人是有条件的,那就是团职以上的军官;女人的条件则既单一又苛刻,那就是必须年轻漂亮。
在这场联欢活动,石光荣再一次遇到了褚琴。不顾褚琴的抗拒,石光荣强硬的和褚琴跳了舞。托这场联欢活动的福,石光荣知道了褚琴是文工团的团员。他带着他的警卫员小伍子去文工团想请褚琴吃饭,褚琴不理,他无视褚琴的拒绝,让小伍子把褚琴拖回了师里的宿舍陪他吃饭。
或许一开始,只是褚琴的容貌吸引了石光荣,但褚琴的接连反抗却激起了石光荣的征服欲,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娶到褚琴。
被褚琴的年轻貌美吸引的人不止石光荣一个,军区的参谋长胡麻子也看上了褚琴。两人为了褚琴起了冲突,拔枪相向,最后胡麻子让了步。这场风波让石光荣意识到他和褚琴的事情不能再拖下去了,他怕迟则生变,要快刀斩乱麻。
石光荣很清楚褚琴不喜欢他,直接向褚琴求娶肯定会遭到拒绝。他老谋深算找到了褚琴父母家里,准备曲线救国。褚琴祖上很富裕,世代开金店,传到褚琴父亲这一代时,世道太乱,为了保平安,褚琴的父母只能把金子源源不断地送给日本人和汉奸。
等到日本人投降,褚琴的父母又使用同样的方法买通了国民党。后来国民党败退之后,解放军进驻沈阳城,尽管不剩什么家底了,褚琴的父母还是把最后一点积蓄送给了解放军。到现在,褚琴家已经一贫如洗,褚琴的父母在家门口开了一个小店度日。褚琴是她父母的老来得女,她父母已经六十多岁了。
石光荣一进到店里就向褚琴的父母跪下了,向他们求娶褚琴。褚琴的父母看他这么一个解放军大官,长得也不难看,又这么诚心,不像日本人和国民党往日强抢的做派,女儿嫁给这样一个人还有什么不放心,后半辈子是不愁了,他们也有了依靠,立马应下了这门婚事。
有了父母之命之后,石光荣开始大张旗鼓张罗婚事,很快开出了两人的结婚证明,两人就算正式结婚了。在这整个过程中,直到结婚典礼,石光荣都没有去见过褚琴,也没有问过褚琴愿不愿意嫁给他,或者是争取褚琴的心,让褚琴嫁给他,这些举动通通都没有,石光荣就这样把褚琴强抢回了家。
对于他们新婚之夜,原著这样描写道:那天晚上,他用三十六年的积攒起来的力气,收拾了琴。琴已经没有力气再哭泣了。
石光荣就这样粗暴的掠夺了褚琴的人和身体。
对心爱孩子的掠夺
褚琴是一个人,不是物件,她有自己的思想,这样的婚姻让她痛苦不堪。褚琴在文工团其实有自己两情相悦的爱人谢枫,石光荣的强娶让这对恋人被迫分开。失去恋人的痛苦和自己作为女性被压迫的双重痛苦让褚琴不愿意面对石光荣,从进石光荣家门起她就没有跟石光荣说过一句话。
面对无法拒绝的夫妻生活,褚琴也只能死了似的任凭石光荣摆布。原著中写道:父亲为琴脱衣服时,心里充满了激情和快感,父亲一边为琴脱衣服,一边在心里恶狠狠他说:看老子今夜怎么收拾你!
很快,褚琴就怀上了石林。对于这个孩子的到来,石光荣很高兴,原著中对于他的心思昭然若揭:他高兴的是不仅自己有孩子了,更让他高兴的是,这个孩子是他和琴共同拥有的,也就是说,他和琴之间的关系被一根钉子钉死了,琴想跑也跑不了了。
这个时候,石光荣感到很知足,他不仅成功娶到了如花似玉的褚琴,还马上要有儿子了。至于褚琴心里想什么,开不开心,他并不关注和在意,他只关注她有没有和初恋情人旧情复燃。
褚琴陆续生下了石林、石晶和石海三个孩子。石林出生时,抗美援朝爆发了,石光荣上了前线,褚琴在家里抚养孩子。眼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褚琴因夭折爱情而失落的心,又重新找到了寄托,原著中说:她可以不爱父亲,但她不能不爱自己的孩子,况且林和晶在她眼里是那么的可爱,招人喜欢招人疼。
等孩子大一点的时候,三个孩子在家吵吵闹闹,这三个孩子由褚琴一手带大,褚琴已经习惯了他们的吵闹,可是石光荣不习惯。反复制止不管用之后,被激怒的石光荣把孩子狠狠揍了几顿,有几次打的他们屁股连凳子都坐不了,把他们打老实了。
褚琴心疼极了,出面制止石光荣的暴力,石光荣冲褚琴吼:你给我滚开!孩子是我的,打死了我愿意,你管不着!惹急了,老子连你一块揍!
制止不了,褚琴只能在旁边默默落泪。而孩子在石光荣残暴的打法下,不再叫他爸爸,而是改成了“这个人”。
在电视剧中,石林想考大学,石光荣不顾他的意愿,强制性的把他送去了当兵。在原著中,石林高中一毕业,石光荣就把石林送到了边远的哨卡当兵。那里天气恶劣,冰天雪地,石林在那里呆了一年都无法适应那里艰苦的生活,写信给石光荣求他父亲能把他调到条件稍微好一点的环境下当兵。对于石林的恳求,石光荣不予理睬。
石林对石光荣失望了,他转而向褚琴求助。褚琴通过熟人的关系为石林开好了调令。这件事被石光荣发现了,他撤销了这个调令。这件事之后,石林写了信回家和石光荣断绝关系,石林在信中说:我没你这个父亲,你也没我这个儿子。
1979年,石林参加了南线的局部战争,再也没有回来,永远留在了南方的丛林里。在他留下的遗物中有一封信,写给石光荣,上面写着:我原谅你了,因为你是我的父亲。
孩子是母亲身上掉下的肉啊,石林死了,可以想见褚琴有多么的痛苦,虽然石林是为国捐躯,死得光荣,但跟石光荣也有关系。石光荣后来每一次看石林给他留下的信时,都是泪流满面。或许石光荣也很后悔,不该对石林这么严厉。
老二石晶性格最像石光荣,天不怕、地不怕,脾气暴躁,活脱脱石光荣的一个翻版,所以石光荣最喜欢石晶。石光荣对石晶的要求百依百顺,先是满足了石晶当骑兵的要求,结果在部队里石晶为了泄愤捅残了黑马而被记过。她为人桀骜不驯,和部队领导发生过几次冲突,被送回了家。
回到家的石晶又迷上了开火车,在石光荣的一番操作下,石晶开上了火车。后来她跟一个民警结了婚,不到一年就离了,原因是刚结婚就吵架,有一次还把民警绑在床上,把他的配枪给缴了。民警忍不下去了,跟石晶离了婚。离婚的石晶更潇洒了,再也没有提过结婚的事。
石海生性怯懦,多愁善感。石光荣把他送去当海军,希望磨炼磨炼他的性子。结果,性子没有磨练成功,海洋封闭的环境反倒把他逼成了一个精神病。精神好转之后,褚琴把他调到文工团。石光荣觉得这个儿子已经毁了,不会有什么出息了,他对褚琴说:就当我没有这个儿子吧!
出乎意料的是,石海来到文工团如鱼得水,学会了作曲,编的曲子在80年代火遍了大江南北,石海也得到了很多女生的喜欢,求爱的信一封一封的,可石海却到30岁还没有一个女朋友。
他不找女朋友的原因很奇葩,主要是因为他“恋姐”,对石晶有种病态的喜欢。石晶回到家,他每天都很开心,石晶一走,他就把石晶用过的所有物品搬到自己房里,然后关起门来创作爱情歌曲。
石林的早逝、石晶和石海性格的不正常都和石光荣脱不了关系。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你什么样,孩子就是什么样,最受石光荣宠爱的石晶活成了石光荣的样子,看中的一定要得到,得不到就毁掉。石海对石晶不正常的情感也是在石光荣从小残暴得不近情理的对待下、父母关系不和的影响下慢慢形成的。
从行为中感受不到爱
在原著中,比较下来,石光荣对褚琴和他们的孩子(石晶除外)是最不好的。这个参照对象有两组,一组是褚琴的父母,一组是靠山屯的父老乡亲。
褚琴的父母是石光荣得以娶到褚琴的最大功臣,石光荣对他们感激不尽,而且石光荣从小就失去父母,所以他将对父母的感情都转移到岳父母身上了,对他们孝顺异常。每到周日,石光荣都会派汽车去接褚琴的父母过来团聚,吃一顿好的。
靠山屯是石光荣参军之前的家,在那里,8岁的他失去了父母,靠着吃百家饭长大,所以他很感激靠山屯的父老乡亲。50岁的石光荣突然想到了靠山屯,衣锦还乡,大摆宴席款待了乡亲们三天。见石光荣做到这么大的官,乡亲们陆陆续续带着土特产进城回访石光荣。
这些乡亲们在石光荣家也不把自己当外人,把石光荣家里弄得乌烟瘴气、臭气熏天。让褚琴难以忍受。他们酒喝高了还叫石光荣让褚琴出来敬酒。褚琴从来没有喝过酒,也不会喝酒,被乡亲们灌了一碗酒,吐得很厉害。
看到这里,我真觉得,石光荣和褚琴十多年的婚姻白过了,石光荣竟然从来不知道自己的妻子不能喝酒,这样的人很难让人相信他对褚琴有爱。
石光荣对老家是有求必应,对褚琴的父母也是孝顺有加,再对比他对褚琴和石林、石晶的态度,不免让人觉得讽刺。
或许石光荣在国家眼里一是名好军人,在他岳父母那里是好女婿,在老家是大英雄,但就是对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不好,那这样的男人不要也罢。
《洛丽塔》说:“人有三样东西是无法隐瞒的,咳嗽、穷困和爱;你想隐瞒却欲盖弥彰”。如果石光荣对褚琴有爱,很难藏住,没有看到,是因为那份爱从来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