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决定。修改后的人口计生法规定,国家提倡适龄婚育、优生优育,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国家采取财政、税收、保险、教育、住房、就业等支持措施,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
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国家陆续开放了二胎、三胎,并对这些政策辅以相关的福利措施,但即使这样依旧没有引发国民想要生娃的热情,甚至还让很多人产生了反感情绪。
厦大教授建议:处罚不生娃的夫妇
现在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使年轻人倍感压力,996的工作更是压的人喘不过气,很多夫妻在结婚前几年根本不敢考虑生孩的问题,甚至一些人干脆选择“丁克”一劳永逸。
生孩子对一个家庭而言责任太大,要面对生育、养育和教育三方面的问题,其中所要牵扯的事情和花费的成本实在太多,导致大部分年轻人对生育这件事的态度都不置可否。
在这样的情况下三胎遇冷,二胎也未必顺利,我国大部分家庭都只生育了一个子女,并不是一些人不想生,而是根本不敢生,很多在未生育前非常想要二胎的年轻人,都因为生了一胎后打消了这个念头,因为在现今社会,学生的教育成本实在太高了。
国民生育热情不高,出生率就会下降,人口老龄化也会继续加剧,所以一些忧国忧民的学者们不免会为国家献计献策。
前不久,厦门大学某教授,就针对国民生育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该教授认为,国民之所以不愿意生育,是因为政府的态度不够强硬。
教授建议:可以对不配合生育的年轻夫妇进行处罚,处罚的方式就是从社会保障、养老金、公积金甚至职业发展等方面进行区别对待。
教授建议引众人不满,难道生娃也要列入绩效考核
教授的建议引起了广大网友的强烈反对,过去国民大量生育子女是为了让家里有充足的劳动力,毕竟多一个人就能多赚一份工分。
难道现在大家要为了在社会上能获得多一些福利,猛生育?这分明就是就是变相剥夺国民的生育权,那人和生育的机器又有什么不同?
更何况社会保障是国家给每一个公民发放的福利,根本不应该因为任何事情而区别对待,而社会保险等也都是公民自己出资缴纳的,根本就没有理由知道制约。
最重要的是,如果人人都为了争取福利而生孩子,那每个通过这样方式被生下的孩子,会获得父母全心全意的爱吗?会不会生了很多之后就都散养了。
国家为促进人口增长煞费苦心
从大家对厦大教授建议的反应来看,就知道这项建议不会被采纳,并且国家也不傻,如果真的用这样强硬的手段促使国人生育,相信大部分的年轻人都会产生逆反心理,集体罢生也不无可能。
虽然很多老一辈人对国民生育的问题非常担忧,但实际上,国家早就已经实施了很多方法促进国民生育了,有一些也算是“曲线救国”。
除了今年开始抑制房价外,在学生的教育上也下了不少功夫,一直以来是家长最为头疼的就是教育成本高,很多家庭根本无力承担两个及以上学生的教育经费。
而国家对此的出手也是非常迅猛,今年暑假前夕,中央直接跳过教育局下发了“双减政策”,全面取缔培训机构,并加大对教育行业的治理。
让学校老师成为教育教学的主体,并严抓老师教学,开展课后看护,以减轻家长和学生的负担,也是侧面告诉家长,学生的教育成本降低了,可以准备开始生了。
另外,高中调整普职比,将原有的8:2,逐渐调整为现在的5:5,也是国家促进国民生育的一个重要手段。
虽说调整普职比,是国家为填补社会上技术型岗位的空缺,不得已将职业教育低龄化,但实际上中考分流对人口的增长也有很大帮助。
学生被分流到职高或技校后,势必会提前进入社会工作,当适应了工作后依照中国人的习惯,一定是会按照流程结婚生子,这就使一半的人最少提前四年进入婚姻,生育子女也就成了顺其自然的事。
写在最后:
教育成本可以说是阻碍人们生育的最大障碍,但合理的教育同样也可以促进人口增长,但现在的年轻人思想比之过去都开放了不少,并不是很看重生育,不知道国家这几项调控政策是否能在之后收到成效呢?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今日话题:
你对厦大教授的建议有什么看法?现在的环境下你会选择生三胎吗?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
布谷医生